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涵盖AI基础技术及终端产品

研究范围:

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的交叉学科。

是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均可认

为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基础技术,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

都有用武之地。既有人工智能+基础行业的概念(如人工智能+金融

=Fintech),也有其具体应用行业的概念(比如机器人)

按照技术应用的不同场景,可以将人工智能分为基础技术类及终端

产品类,本报告研究范围涵盖以下领域:

研究目的:

本报告将集中探讨:

„ 人工智能行业整体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 各细分领域投融资热度与技术成熟度

„ 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与策略

„ 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入壁垒、产业链上下游构成

„ 行业标杆的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预期


目 录 Contents

一、人工智能行业驱动力

1. 行业驱动——数据量、运算力、算法技术

2. 政策法规

3. 投资热度

国际投资热度分析

国内投资热度分析

国内公司运营数据分析

二、人工智能产业链与巨头布局分析

1. 产业链构成

2. 巨头布局

开源平台布局

芯片布局

技术布局

一、人工智能行业概述

三、人工智能基础应用介绍与典型公司分析

1. 语音识别

2. 语义识别

3. 计算机视觉目 录 Contents

五、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介绍与典型公司分析

1. 机器人

2. AI+金融

3. AI+医疗

4. AI+安防

5. AI+家居

六、人工智能芯片介绍与典型公司分析

六、人工智能行业趋势展望

1. 人工智能各行业综述

2. 人工智能当前发展瓶颈

四、人工智能芯片介绍与典型公司分析

1. 人工智能芯片适用性分析

GPU

FPGA

ASIC

2. 人工智能芯片产业链分析

3. 人工智能芯片典型公司分析

人工智能行业概述

CHAPTER 1

行业驱动——数据量、运算力、算法技术

政策法规

投资热度

国际投资热度分析

国内投资热度分析

国内公司运营数据分析6

36Kr-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2月

数据量、运算力和算法模型是影响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三大要素。

2000年之后,数据量的上涨、运算力的提升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

极大的促进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燃料

要理解数据量的重要性,得先从算法说起。数据量和算法可以分别

比作人工智能的燃料和发动机。算法是计算机基于所训练的数据集

归纳出的识别逻辑,好的算法模型可以实现精准的物体和场景识别

。数据集的丰富性和大规模性对算法训练尤为重要。因此可以说,

实现机器精准视觉识别的第一步,就是获取海量而优质的应用场景

数据。以人脸识别为例,训练该算法模型的图片数据量至少应为百

万级别。

2000年以来,得益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和廉价的传感器

,这个世界产生并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增加,这为通过深度学习的方

法来训练计算机视觉技术提供很好的土壤。IDC数据显示,从2011

年起,全球所产生的数据量已达到ZB级别(1ZB约为10亿GB ),海

量的数据将为计算机视觉算法模型提供远远不断的素材。而关于数

据量对提高算法准确率方面的重要性,更有学者提出:“It’s not

who has the best algorithm that wins. It’s who has the

most data. ”

行业驱动力 · 数据量

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燃料

大数据

训练模型 应用于具体场景

算法模型 场景应用

0

10

20

30

40

50

来源:IDC,36氪研究院

2020

数据量与准确率之间的关系 2009-2020年全球总体数据量(单位:ZB)

200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测试字符数量

Window Memory-Based

Perceptron Naïve Bayes

说明:window、memory-based、perceptron、naive bayes 均为不同算法

来源:Stanford机器学习公开课,36氪研究院

1.1行业驱动---

数据量

运算力

算法技术

1.2 政策法规

1.3 投资热度

全球投资热度

国内投资热度

国内公司运营数据分析

7

36Kr-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2月

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数据密集的领域,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

足高强度、大数据的处理需求。 AI芯片的出现让大规模的数据效率

大大提升,加速了深层神经网络的训练迭代速度,极大的促进了人

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AI算法的处理需要大量的矩阵计算操作,因此特别适合使用并行运

算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而传统的CPU一次只能同时做一两个加减法

运算,无法满足并行运算的需求。目前,出现了GPU、NPU、

FPGA和各种各样的AI-PU专用芯片。而其中, 出现最早的GPU为

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擅长并行计算的GPU大幅提升机器学习效率。在GPU出现之前,算

法运行的速度是很慢的,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数据的培训,

也得花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 1999 年,Nvidia 公司在推销

Geforce 256 芯片时,提出了GPU( 图像处理器) 概念。GPU是专

为执行复杂的数学和集合计算而设计的数据处理芯片。它的出现让

并行计算成为可能,对数据处理规模、数据运算速度带来了指数级

的增长,极大的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尤其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

GPU与传统CPU相比,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有压倒性的优势。

Rajat Raina 与吴恩达的合作论文 “用 GPU 进行大规模无监督深

度学习” 显示,在运行大规模无监督深度学习模型时,使用 GPU

和使用传统双核 CPU 在运算速度上的差距最大会达到近七十倍

在一个四层,一亿个参数的深度学习网络上,使用 GPU 将程序运

行时间从几周降低到一天。

今天,数据处理速度不再成为制约计算机视觉发展的主要瓶颈。想

要发挥专用芯片的计算优势,需要芯片结构和软件算法两者相匹配

。目前的趋势是,随着对人工智能各类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强,专门

用于加速人工智能应用的AI-PU或将成为计算机另一个标配组件。

行业驱动 · 运算力

运算力的提升大幅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世界上第一款GPU-GeForce 256 中科寒武纪即将投产的 “寒武纪”NPU Altera的高端FPGA 产品 Stratix 10

1.1行业驱动---

数据量

运算力

算法技术

1.2 政策法规

1.3 投资热度

全球投资热度

国内投资热度

国内公司运营数据分析8

36Kr-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2月

在深度学习出现之前,机器学习领域的主流是各种浅层学习算法

如神经网络的反响传播算法(BP算法)、支撑向量机(SVM)、

Boosting、Logistic Regression等。这些算法的局限性在于对有限

样本和计算单元的情况下对复杂函数的表示能力有限,对复杂数据

的处理受到制约。以计算机视觉为例,作为一个数据复杂的领域,

浅层学习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并不高。该类识别原理多为通过寻找合

适的特征来让机器辨识物品状态,由于这个处理逻辑是浅层的,不

能穷举各种复杂的情境,因而算法拟合的准确率不高。

深度学习突破人工智能算法瓶颈。2006年,Geoffrey Hinton 和合

作者发表论文,“A fast algorithm for deep belief nets”,此后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的概念被提出。

以计算机视觉为例,深度学习出现之前,基于寻找合适的特征来让

机器辨识物体状态的方式几乎代表了计算机视觉的全部。尽管对多

层神经网络的探索已经存在,然而实践效果并不好。深度学习出现

之后,计算机视觉的主要识别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自学习状态成为

视觉识别主流。即,机器从海量数据库里自行归纳物体特征,然后

按照该特征规律识别物体。图像识别的精准度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从70%+提升到95%。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深度学习颠覆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计算机

视觉等基础应用领域的算法设计思路,逐渐形成了从一类训练数据

出发,经过一个端到端的模型,直接输出最终结果的一种模式。

于深度学习是根据提供给它的大量的实际行为(训练数据集)来自

我调整规则中的参数,进而调整规则,因此在和训练数据集类似的

场景下,可以做出一些很准确的判断。

行业驱动力 · 算法

深度学习突破人工智能算法瓶颈

72.00% 74.50%

84.70%

89.00%

93.00% 95.00%

60%

70%

80%

90%

1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0-2015年 ImageNet 比赛图像识别准确率

注释:ImageNet是计算机视觉系统识别项目。

来源:36氪研究院

过去 现在 未来

Google translate语义识别准确率

60%

83.4%

注释:Google translate是语义识别项目。

来源:36氪研究院

1.1行业驱动---

数据量

运算力

算法技术

1.2 政策法规

1.3 投资热度

全球投资热度

国内投资热度

国内公司运营数据分析9

36Kr-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2月

其他国家人工智能相关政策

各国均在政策层面强调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美国侧重于

研发新型脑研究技术;欧盟主攻以超级计算机技术来模拟脑功能;

日本则聚焦以动物为模型研究各种脑功能和脑疾病的机理。

政策法规 · 国外

政策加码,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

国家 相关措施

美国

2013 年4 月,美国正式公布“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

研究计划”(BRAIN)。得到政府拨款1.1 亿美元,

覆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HIN)、国防部高级研究

项目局、国家科学基金会。

2014 年HIN 小组制定了未来十年详细计划,预计每

年投入3-5 亿美元开发用于监测和映射大脑活动和结

构的新工具,十年计划共花费45 亿美元。

欧盟

2013 年初,欧盟宣布了未来十年的“新兴旗舰技

术项目”——人脑计划(HBP),该项目汇聚了来自

24 个国家的112 家企业、研究所和高校等机构,总投

资预计将达到12 亿欧元。计划在2018 年前开发出第

一个具有意识和智能的人造大脑.

日本

2014 年9 月启动大脑研究计划Brain/MINDS。该计划

为期10 年,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主导实施,旨在理解

大脑如何工作以及通过建立动物模型,研究大脑神经回

路技术,从而更好地诊断以及治疗大脑疾病。

来源:36氪研究院

1.1行业驱动---

数据量

运算力

算法技术

1.2 政策法规

1.3 投资热度

全球投资热度

国内投资热度

国内公司运营数据分析10

36Kr-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2月

国内人工智能相关政策

国内近几年也出台了相关扶植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人工

智能在各个细分领域的渗透。2016年5月,国家四部委更是颁布《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

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

能化水平。

政策法规 · 国内

政策加码,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


实施时间 颁布主体 法律法规 相关内容

2015.5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指出“组

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

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

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

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

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2015/7/4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

意见》

明确提出人工智能作为11个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

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

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2015/7/9 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建设的意见》

加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覆盖,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

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深大数据、云计

算和智能传感等新技术的应用。

2016.1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

新规划》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科技创新-2030 项目”重

大工程之一。

2016/3/18 国务院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

案)》

人工智能概念进入“十三五”重大工程。

2016/5/18

国家发展改革

委、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

部、中央网信

《“互联网+”人工智能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了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

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并且

政府将在资金、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国际合作、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保障。

1.1行业驱动---

数据量

运算力

算法技术

1.2 政策法规

1.3 投资热度

全球投资热度

国内投资热度

国内公司运营数据分析11

36Kr-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2月

融资规模与成立公司数量总览

咨询公司Venture Scanner统计,截止2016年Q2,全球人工智能

公司已突破1000家,跨越13个子门类,融资金额高达48亿美元。

而人工智能创投金额在5年间增长了12倍。

投资热度 · 全球

全球AI领域融资金额5年增长12倍

62 96 66 68 64 138 125 102 186 283 211 141 321 555 394 942 769 398 911 485 6361,049

11

21

13

22 20

38 37 38 43 50

63

47

70 77 84 80

92

84

120

100

134

推荐文章

数据标注行业良莠不齐?淘金云.数据标注 助力AI企业加速发展什么是人工智能呢?当你进入无人超市自助结账,当你进入小区不需要刷卡而是刷脸,当你在外旅行用智能翻译软件时,你已经在享受人工智能的成果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大量数据的处理可少的。与应用,数据标注便是必不数据标注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是人工智能进行模型训练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经过标注的数据就是无用数据,要让数据可用一般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原始数据一般通过数据采集获得,随后的数据标注相当于对数据进行加工,然后输送到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里进行调用。 人工智能需要的庞大而繁杂的数据,由于行业劳动相对密集、重复性较强,造成数据标注行业准入门槛低,行业良莠不齐。就目前数据标注市场按照人员规模来说,可分为小型工作室(20 人左右)、中型公司以及巨头企业。而大部分数据标注公司接到标注任务后层层分包给级别更低的“小作坊“进行加工,导致标准效率低、准确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据统计,市面上号称拥有数据采集功能的公司占95.6% ,拥有智能工具的公司100%,而拥有标注平台的公司仅占30.4%,而云模式平台仅占7%,一部分巨头搭建平台仅用于内部消化,在人员培训和质量管控上缺乏合理的运营模式。 效率、准确性、安全性成为数据标注行业普遍的短板,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源于层层分包的模式和没有严格的标准。这这种行业背景下,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要做一个高效、精准、安全的平台,让数据标注打破层层分包的模式,优化标注流程、提升标注效率、精准性和安全性。并且作为全国领先的数据标注众包平台,为企业提供多种AI数据标注服务,包含文本标注、图片标注、语音标注、视频标注业务。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更高效、更精准和更安全。  人工+智能,让数据标注更精准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来学习和辨别模式,无论是图片、音频还是文本,因为它们不同于人类。要教会算法如何准确识别汽车是一辆汽车,它需要成千上万的汽车图片。此外,算法很容易上当受骗,一旦数据标注不精准,直接影响日后算法的识别。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最基础的底层构建,精准性对于日后的发展直观重要。为了构建更加精准的数据标准体系,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超1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 AI机器人研发团队、AI算法团队、标注系统工具研发团队,共同研发并建立了数据标注工作平台,让人工+智能共同协作,让数据标准更精准。 从项目进入平台,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将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全程与甲方共同制定标注标准,全面实现定制标准化,并从培训、标注和提交环节做优化,在提交前将进行人工+智能双重质检,系统进行批量质检、人工进行分包抽检。专业的标注平台,双重质检方式,让数据标注更精准。 1.8万人才储备,让数据标注更高效在人工智能关键的格局定格期,谁能更快形成规模、更快落地谁便能在未来智能产业中占领先机,所以,效率对于企业来说直观重要。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管理团队200余人,旗下拥有100+标注工厂, 超过50位标注员的有2家,超过30位标注员的有5家,超过15位标注员的有20家,发展至今平台已有超1.8万名可以随时服务的众包人员。标注员按1:1.5配备,项目推进更快捷;标注员拥有多年标注经验,上手更快。丰富的人才储备,让数据标注更快更高效,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同时,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正在进行研发数据标注平台与企业之间对接,企业可在线上组建团队,对团队进行管理,还可随时查看项目进度,对处理好的项目也能即看即用,减少中间沟通交接环节,让效率翻倍。 专业平台,让数据更安全在信息共享时代,信息越开放,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便越重要。在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技术手段,价值越高的数据安全风险也越大,一旦出现数据安全问题,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数据安全更是企业长足健康发展的基础。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为了保障数据安全,搭建了统一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员工保密协议+保证金智能监控系统为一体,通过分层建设、分级防护保障数据安全,在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全面保障数据安全! 目前,淘金云数据标注平台已得腾讯、百度、华为、京东、上海通用汽车等上百个一线互联网的认可。有业内人士表示,在3-5年将是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格局确定窗口期,谁能让人工智能应用真正形成规模、让应用落地,谁就能在未来智能产业中占领先机。2018年,巨头们已开始跑马圈地,企业如果不能快速出击,必将被市场淘汰;随着人工智能市场竞争竞争的加剧,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将在这场赛跑中起到关键作用,而选择高效、精准、安全的数据标准公司,无疑将会大大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助力企业在人工智能发展竞赛中获得先机!

热门文章

        对数据标注行业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数据标注进入门槛低,适合很多人兼职也适合创业。        正是因为数据标注行业的门槛低这个特点最近两年从事数据标注的小公司小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布全车大大小小的县城。        但是目前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进入数据标注行业做了一段时间的人慢慢的感觉数据标注行业就是个坑?为什么有些人会说数据标注就是个坑呢?        其实对与有上述问题认识的人我们认为,这些人多数都是有于对这个行业对自身条件的不了解,盲目的开始进入数据标注行业的。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说呢?下面就给给大家来分析下到底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听了朋友或者网上消息说这行很火爆,好做,门槛低,也有一部分人了因此租办公室买电脑招人,然后就去群里面找分发项目的人就开张干起来了。可实际上这些人他们大多数都没有充分了解数据标注行业,更没有认真仔细得去调查分析,到底自己能不能做好一个项目,到底自己能不能有质有量按时交付的完成一个项目,到底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来管理项目。更多的人也没有去用长远的眼光去考虑数据标注项目。        二、数据标注项目虽然入门门槛低,但是相当一部分有于理解认知应变能力上都不能保证去做好数据标注项目,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自己对标注项目重视程度不足接到项目之后呢?不仔细认真的去阅读理解项目规则,更没有很好的对规则质检标准去培训员工,而对员工的要求主要看重每天的产出效率,从而导致接到手的项目做的质量很差,频繁的返工,有提项目甚至因为质量太烂项目方不给结算或者是结算比例很少,最终的结果就是做好些个项目但基本都是赔钱。        三、虽然业内人都 说数据标注简单,但是标注项目他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个项目能不能做好并不简单的看项目好做就能赔钱。实际上决定项目赚不赚钱考验的是一个团队的项目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能力,运营能力各方面因素的。一句话再好赚钱的项目也照样有人赚钱也有人赚钱,要赚钱不是那么简单的。        四、还有些工作室 、小公司因为对行业不够了解等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团队经常会没有项目做,而自己团队接项目的业务能力又不具备,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员工有活干去接一些价格极低根本就不赚钱的标注项目,时间稍微一长这些工作室团队就会赔上很多钱最终关门倒闭。        五、下来要说的就是一部分人人兼职人员由于认识不到位,对项目的规则质量要求 文件不认真阅读消化理解导致做的项目质量差返工有的甚至最后不结算,最终退出这行。更有一些人由于经验不足被标注行业的项目骗子给忽悠到辛苦劳动到最后结算时找不到人。        标注行业本身由于进入门槛低,做的人很行业内盲目打价格战,导致很多转手二手三手的项目在质量工期的要求下根本就不赚钱甚至赔钱,所以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做任何事都要谨慎而行。